茶的旅程
2025.09.05

OPDCA:打造有效的茶叶管理制度

OPDCA:打造有效的茶叶管理制度

大家好,我是茶迷 Andy。

茶叶管理既是一门科学,也是一种艺术。

如何在传统茶文化中,建立现代化、系统化的管理制度,

不仅能提升产品品质与食品安全,也能让团队运作更顺畅、有效率,

甚至降低员工的摩擦与抱怨声。


在众多管理工具中,PDCA 循环式品质管理是最为人熟知的模型,

但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更实用也更贴近现场的进化版:

OPDCA 循环管理法






什么是 PDCA 循环式品质管理?

PDCA 是四个英文单字的缩写:

- P – Plan(计画):先拟定要改善或执行的目标与方案

- D – Do(执行):实际操作计画中的内容

- C – Check(检查):观察成果是否达成预期,并找出问题点

- A – Act(改善):根据检查结果做出调整,形成新的标准

PDCA 的核心理念是「循环改善」,用小步快跑的方式,不断提升品质、效率与管理水平。





使用 PDCA 有什么好处?

- 可标准化流程:从原料进货、茶叶加工、包装到出货,皆可透过 PDCA 建立作业标准

- 强化食品安全管理:搭配 HACCP、ISO22000 、FSSC22000等制度,能有效防止风险点失控

- 培养持续改善文化:不断优化流程、设备与培训,打造进步型团队

- 适合中小企业与接班团队导入:易学、易懂、易推广





为什么需要「OPDCA」而非仅仅 PDCA?

在实际运作中,许多接班者或公司内部管理人员,

常常跳过观察就直接制定规则与流程。


例如:

- 还没真正理解茶厂的动线,就改变排程

- 没有了解员工的操作习惯,就换掉工具或包装方式

- 未实际参与品评流程,就更动产品标准

这些错误来自于缺乏「观察 Observation」这个步骤。

因此,我建议使用更完整的 OPDCA 管理模型





OPDCA 模型的五个步骤

- O – Observe(观察):到现场、看流程、听员工的声音,先理解现况与痛点。未观察,不管理

- P – Plan(计画):根据观察结果拟定改善方案,订定目标与步骤

- D – Do(执行):开始试行新的计画或制度,实地操作

- C – Check(检查):搜集数据或反馈,检视计画执行成果

- A – Act(改善):根据检查结果做出调整,让制度持续进化








观察是茶业管理的第一步

管理茶叶,不只是管产品、管设备,更是管人、管文化。

当人的情绪稳定、心情愉快,食品安全制度也更容易真正落实,

团队运作自然顺畅无碍。



以上资讯与大家分享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

我们下次见。


#游山茶访 #台湾茶 #台湾茶 #冻顶茶 #乌龙茶 #观光工厂 #FSSC22000 #安全茶 #安心茶 #茶叶管理 #PDCA #OPDCA #品质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