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的旅程
2026.03.16

微不足道的良心累積,就是企業社會責任|ESG、SDGs、CSR

微不足道的良心累積,就是企業社會責任|ESG、SDGs、CSR

大家好,

我是茶迷 Andy。


近年來,ESG、SDGs、CSR 已成為企業經營的重要指標。

無論是政府政策還是消費者選擇,都越來越重視企業是否對環境、社會與治理議題有所作為。

簡單來說,這些名詞談的就是「企業社會責任」。


不過,

所謂的「社會」早已不再只是泛指消費者,而是擴展為一個複雜的網絡,

包括供應商、員工、顧客、社區居民、政府單位、媒體等。

這些人都與企業存在關聯,他們的期待與觀感,會影響一間企業的信譽與可持續發展。


在大型企業中,落實企業社會責任通常有明確的政策、預算和報告機制,

比如制定碳中和目標、推動供應鏈減碳、發行 ESG 報告書等。

這些行動固然值得肯定,但對多數中小企業來說,要做到相同程度實屬不易。

但「難做」不代表「不做」,更不能成為不開始的藉口。


企業社會責任的核心其實很簡單:取之於社會,用之於社會。


我們可以從日常經營中,一點一滴地累積良善的作為。

CSR 並不一定需要大手筆投資,反而更需要一份持續不懈的用心。

我們相信,所有出於良心與善意的小事,當被不斷累積,就能產生撼動人心的力量。

這樣的堅持,不僅能讓企業走得更穩,也會讓消費者、夥伴、甚至下一代感受到這份價值。


舉幾個例子來說:

• 在環境面:選擇包裝設計時避免過度加工、使用可回收或可分解的材料,廠內全面更換為 LED 燈具,以減少能源耗損。

• 在治理面(G):工作上不使用 LINE 或私人通訊軟體進行業務聯繫,改用正式的內部平台,確保資訊安全,也建立明確的工作界線與專業文化。

• 在社會面(S):在男廁提供女性生理用品,這個小小舉動,反映出我們對多元與性別平等的尊重與重視。


這些行動看似微不足道,卻都是企業價值觀的具體展現。

而這樣的實踐,若能被妥善記錄 - 不論是透過照片、影片,或文字 - 都能成為面對利害關係人時,最有力的證明。

企業社會責任,不該是某一季節的行銷口號,也不是特定部門的 KPI,而是內化為企業文化與日常決策的一部分。

不以善小而不為,才是真正的企業責任。


https://www.yoshantea.com/m/news.php?id=22060162970921bcdbe&lang=zh-tw



#遊山茶訪 #臺灣茶 #台灣茶 #凍頂茶 #烏龍茶 #觀光工廠 #FSSC22000 #安全茶 #安心茶 #企業社會責任 #永續經營 #中小企業ESG #SDGs實踐 #綠色生活 #永續茶 #組織文化 #性別平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