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:
我是茶迷Andy。
随着环保意识抬头,茶包材质成为大家重视的议题。
市面上的茶包常见材质包含 PET(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) 与 PLA(聚乳酸),
两者外观相似,但在来源、特性与回收处理上有明显差异。
今天与大家分享 PET 与 PLA 的不同,并介绍它们与欧盟 PPWR 的关联。
什么是PET(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)茶包?
PET 来源于石化原料,从石油提炼的意思。
具有耐热、耐拉扯、不易变形的特性,因此广泛用于饮料瓶、食品包装与茶包滤材。
PET 茶包的优点是强韧耐用,冲泡时不容易破裂,
属于不可生物分解的材质,造成的“塑胶微粒”危害也是广受讨论的议题之一。
什么是PLA(聚乳酸)茶包?
PLA 来自天然资源(如玉米淀粉、甘蔗),是一种生物基塑胶,透过乳酸聚合制成。
它的最大特点是可在工业堆肥环境中分解,因此被视为环保材质之一。
需要注意的是,PLA 必须在高温、恒湿的工业堆肥设施中才能有效降解,
一般家庭堆肥或自然环境并不容易达到相同效果。
如何区分 PET 与 PLA 茶包?
许多人以为只要靠外观就能分辨材质,但事实上外观无法判断。
茶包的外观只能用来判断织布方式(如网纱、不织布),而不能确认材质。
有人以为“不织布”都是PLA,“网纱”都是PET。
最简单的区分方法是燃烧测试:
- PET:燃烧后会形成白色、不透明的塑胶熔融颗粒,颗粒会烧焦,燃烧过程冒白烟。
- PLA:燃烧后不会出现此现象,残留物较少,熔融颗粒多呈现透明状。
网纱、不织布的茶包有什么差异?
- 网纱:透明度比较高,常用来包装完整颗粒茶叶,能在冲泡的时候欣赏茶叶外观,
但若包装细碎茶叶,容易产生“掉粉”状况。
- 不织布:适合细碎茶叶,冲泡时不会产生“掉粉”状况,但无法看到茶叶外观。
两种材质没有绝对的好坏,能呈现茶叶最佳状态的才是最佳选择。
茶包与 PPWR(包装与包装废弃物规则)的关联
欧盟已于 2025 年 2 月 11 日公布并施行
Regulation (EU) 2025/40 on Packaging and Packaging Waste(PPWR),
并将逐步取代原有的 Directive 94/62/EC。
在 PPWR 的规范中,茶包被归类为「内容物与包装难以分离的产品」,
因此倾向要求使用可堆肥材质(如 PLA)。
不过,这里的「可堆肥」是指工业堆肥环境,而非家庭环境。
EN 13432 标准定义的「可工业堆肥」:
材料需在 180 天内、58 °C ± 2 °C 条件下分解成至少 90% 小于 2mm 的碎片,
且最终堆肥不会对植物生长或土壤健康造成危害。
结语
在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,若能以欧盟规范为目标,即便不容易达成,也能逐步提升台湾茶的品质。
茶具备干燥、安全、不易变质的特性,因此我们应该思考更多提升茶品质的方法,而不只是专注在“好喝”。
“好喝”已是台湾茶的基本特色。
今天分享到这里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,我们下次见。
#游山茶访 #台湾茶 #台湾茶 #冻顶茶 #乌龙茶 #观光工厂 #FSSC22000 #安全茶 #安心茶 #茶包材质 #PLA #PET #永续茶 #PPWR #环保茶